子不语的个人空间 http://www.xxttq.com/?13199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韩愈的进和退

已有 64 次阅读2023-2-1 16:18

韩愈的进和退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一、困苦童年,勤勉求学

韩愈出生在世代士官的家族,父亲韩仲卿时任秘书郎,往来鸿儒为李白杜甫等。

未下车,人惧之;既下车,人悦之。惠如春风,三月大化,奸吏束手,豪宗侧目。——《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

这是大诗人李白给父亲的评价。

 

3岁,失怙。由兄长韩会教养。韩会能文善辩

9岁,失兄。由寡嫂继续抚养。念寒而衣,念饥而飨。疾疹水火,无灾及身。——《祭郑夫人文》

……

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新唐书·韩愈传》

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旧唐书·韩愈传》

 

失去父亲,失去兄长,是为“退”到低谷,只有以勤学为“进”。

 

二、四次科举、四次博学宏辞科考、两入幕府

(一)四次科举中进士

17岁787年),韩愈以乡贡的身份赴长安参加考试对自己的才华太有信心,不愿揣摩应试的诗赋文章及策问对答内容、方法,自负地可“无学而能”现实狠狠地教训了这个对规则没有敬畏的年轻人。

这样的来年、这样的失败,又接连来了两次。

24岁792年)第四次参加科举考试

寒门、18岁考中进士的陆贽正式拜相。也许是因为一些相似的经历和天赋,他更容易理解韩愈的孤愤吧。

担任副手的为梁肃,是古文运动的先驱,曾与大哥韩会交游甚密,便自然地与少年韩愈形成了师承的关系。

是韩愈等到了机遇所以让韩愈成为了韩愈,还是机遇因等到了韩愈而能被称为机遇,谁也无法给出定论。我们只能说,伟大的人能够成其伟大,绝对不是因某一个单一的条件、品质的影响,所以后代人也很难通过模仿其某种单一的条件、品质而复制其成功。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神奇与魅力。

五年四考、四考三败。前三次韩愈均孤军奋“进”。第四次,“退”而拜求大哥好友梁肃,凭才气获其推荐,在24岁便得中进士。《马说》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年—800年)之间。

 

(二)三次科考为官资格

25岁(793年),韩愈第一次参加了吏部博学宏辞科的考试。

这样的来年、这样的失败,又接连来了两次。

 

(三)两入幕府

先后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这一时期,因为有了稍微稳定的经济生活,韩愈便极力宣传自己的散文革新主张,历史上曾经轰轰烈烈的“古文运动”的雏形就是这个时期开始形成的。韩愈主张文章应该继承“先秦两汉”散文的优秀传统,并指导了一大批诸如张籍,李翰……等文学青年。

积极“进”取而未获得为官资格,为生机“退”而入幕府。

 

 

(四)取得为官资格

33岁(801年),通过铨选。

 

三、坎坷为官之路

34岁(802年),韩愈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师说》大约写于(801—802年),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作者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

35岁(803年),韩愈晋升为监察御史。当时关中地区大旱,愤怒于京兆尹谎报称关中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韩愈上《论天旱人饥状》疏,反遭谗害,于同年十二月被贬为连州阳山县令。

……

47岁(元和十年815年),韩愈的盛年时期《旧唐书》评价:“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在这期间,韩愈历任的官职有国子监四门博士监察御史,阳山县令,江陵法曹参军,国子博士,都官员外郎,河南县令,考功郎中,中书舍人,太子右庶子……几乎是每年一任官职,上去下来,下去上来,波动不停,总体趋势还是最终回到长安。

韩愈虽所到之处均贫瘠落后,任职期限大概都不超过一年,但他却为官一处,造福一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当地老百姓做了很多诸如发展教育,兴修水利等实实在在的好事。

 

随征淮西

 

49岁817年),宰相裴度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聘请韩愈任行军司马,赐紫服佩金鱼袋。韩愈曾建议裴度派精兵千人从小路进入蔡州,必能擒拿吴元济。裴度未及采行,李愬已自文城(今河南唐河)提兵雪夜入蔡州,果然擒得吴元济。

 

谏迎佛骨

 

51岁,(元和十四年819年),宪宗派使者前往凤翔迎佛骨,长安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极力劝谏,认为供奉佛骨实在荒唐,要求将佛骨烧毁,不能让天下人被佛骨误导。贬为潮州刺史

 

出使镇州

 

53岁,(长庆元年821年,韩愈转任兵部侍郎。当时,镇州(今河北正定)兵变,杀害新任成德节度使田弘正。都知兵马使王廷凑自称留后,并向朝廷索求节钺。长庆二年(822年)二月,朝廷赦免王庭凑及成德士兵,命韩愈为宣慰使,前往镇州。

镇州宣慰,大义凛然举重若轻。

 

 

苏轼: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子不语 2023-2-1 16:21
这位自小孤苦、八考六败、困于幕府的有志青年,却是不畏困难的,他在人生的道路上且战且退、且退且战。上前一步看,他脚步踉跄,他姿态狼狈,但退后一步再看,他已经扎扎实实地在陡峭的山路上踩出了一条供后人前进的道路,再后退几步去看,他已经在险峻的高峰上走了很远很远,他的不远处跟随着许许多多的同志者,他们正在形成一种势不可当的力量。
回复 子不语 2023-2-1 16:21
往前一步,看得细,也往往失去总览全貌的视野;往后一步,看得粗,却可以略去人生苦难、看清人间值得。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