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语的个人空间 http://www.xxttq.com/?13199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倦怠社会》

热度 2已有 66 次阅读2023-2-23 18:12

4、理解:韩炳哲关于多工作业(即注意力分散)状态的深度分析?(P21)

①社会来源——过度的积极性呈现为过度的刺激、信息和资讯,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注意力的结构和运作方式。感知因此变得分散、碎片化。

②现实来源——日益增长的工作负担要求一种特殊的时间和注意力的管理技术,此反过来也影响注意力的结构。(如行政中过多考核要求)

③质疑——作为一种时间和注意力的管理技术——多工作业,并不代表文明的进步。多工作业不是人类新掌握的技能,以便适应现代晚期信息社会的需求。

④本质——代表了一种倒退。当动物身处野外捕猎区时,普遍存在多任务处理。这种注意力的管理技术是荒野求生的必备技能,动物不能专注、沉湎于眼前的对象,因为它必须同时注意背景环境。

⑤社会现实——最近的社会发展以及注意力的结构转变促使人类社会越来越类似于自然捕猎区。如职场霸凌泛滥成灾。过去人们关心如何拥有美好的生活,其中也包含了如何融洽地共同生活,如今人们则只考虑如何存活下去。

⑥思考:做好人与做好事之论?情商与智商之争?当下社会注意力的分散(即定力欠缺)的原因——过度的诱惑还是过度的竞争?还是人性的固有缺陷?

5、理解:韩炳哲关于深度注意力(专注力)的阐释(P23)

①意义重大——人类在文化领域的成就,包括哲学思想,都归功于我们拥有深刻、专一的注意力。只有允许深度注意力的环境中,才能产生文化。

②现状——这种深度注意力却日益边缘化,让位于另一种注意力——超注意力。这种涣散的注意力体现为不断地在多个任务、信息来源和工作程序之间转换焦点。并且,由于这种注意力不能容忍一丝无聊,因此它也绝不接受一种深度无聊,而这种深度无聊恰恰对于创造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如瓦尔特˙本雅明的观点)

③忙碌本质——睡眠是身体放松的最高形式,那么深度无聊则是精神放松的终极状态。一味的忙碌不会产生新事物。它只会重复或加速业已存在事物。本雅明哀叹,由休息和时间构筑的梦之鸟的巢穴在现代社会日渐消失。没有了放松和休息,我们便失去了“倾听的能力”,也便不存在“倾听的群体”。他们同我们这个过度积极的社会是直接对立的。

④沉思的本质——只有沉思的专注力才能解读悬浮不定之物,隐蔽或飘忽即逝之物。只有停留在沉思之中,才能进入悠长、从容的状态。持久的形式和状态消除了一切过动症状

⑤代表人物——保罗˙塞尚是沉思专注方面的大师,其能观看到事物的芬芳,将气味转化为视觉印象,这需要一种深度注意力,达到“去物化”或“去内化”。(查阅传记)

⑥专注力——只有深度专注力才能约束“飘忽不定的双眼”,由此产生一种“聚精会神”。如果缺少这种聚精会神,目光将迷乱地四处张望,无法呈现出任何事物。

⑦尼采之论——如果把一切悠闲沉思从人类生活中去除,那么人类将终结于一种致命的超积极性之中。由于缺少安宁,我们的文明将逐渐终结于一种新的野蛮状态。行动者,即那些永不安息的人如今大行其道,超越以往任何时代。因此,人们应当对人性做出必要的修正,在其中大量增加悠闲冥想的成分。

⑧思考:人类是一种复杂的群体,有行动者,就必有沉思者,两者之间利弊如何衡量?难点在于去极端化,而关键在于自控。那么,社会的责任又在何处?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喵呜哩咯 2023-2-24 11:12
  
回复 朱晓辉 2023-2-24 14:57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